现在已经进入了2017年了,这里我们和大家一起对VR市场提出一些希望,希望能够在今年实现这些小目标。
希望1:更多VR/AR创作工具
目前,绝大多数的VR体验依然停留在游戏与内容观看上。然而,VR/AR的发展路径,是成为用户生产内容的工具。
因此我们呼唤更多类似于谷歌TiltBrush、Oculus的Medium、Quill等的创作型应用。
并且,随着WebVR技术的发展,所有基于VR/AR的创作也可以进行社会化分享,届时,VR/AR才会成为一种大众现象。
希望2:更自然的社会化交互
如今VR中的社会化交互略为尴尬——空荡荡的虚拟房间里,飘着一堆虚拟的头,彼此之间更没有什么好聊的。
看起来,VR中的社交,并不能全盘照搬社会生活中的经验,整个行业都需要去探索更适合VR技术的社交方式。
或许,我们可以与教育、艺术、电影、游戏等不同领域进行结合,创造更专业化的VR社交应用,抑或是打造一种像Facebook、微博一般的垂直社交体验。
希望3:能更直接地体验VR的神奇
如何说服更多人去接纳VR?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可能多的让更多人去体验。
VR需要WebVR这种神奇的窗口,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OC3大会上,扎克伯格与妻子进行的VR聊天的展示。
包括Fox Sports VR应用,可以让用户在虚拟的环境中直接地进行讨论,诸如此类的应用,都是“神奇的窗口”,透过它们,普通消费者才能直观地感受到VR的妙处。
希望4:尝试不同的VR/AR货币化策略
还在发展初期阶段的VR,货币化策略也刚刚起步。无疑,沉浸感中的用户,愿意为更好的体验买单,但是我们尚不确定,他们愿意花多少钱。
可惜的是,目前的VR分发平台例如Oculus、Steam和谷歌,都不支持内购的功能,开放是迟早的事,因为平台自身也会因为抽成而受利。
但是在内购成为行业标准之前,我们该如何实现VR/AR应用的货币化?订阅?跨平台收费?虚拟货币?
在2017年,VR/AR的行业人士或许需要开始大胆尝试不同的货币化策略,因为与市场有来有往,VR/AR才能健康地发展下去。
网友评论